哪吒2|盤點哪吒經典動畫形象 初版哪吒原是反派?

撰文︰晨希

  隨著《哪吒之魔童鬧海》登頂全球動畫票房,「哪吒」這一形象再次受大眾熱議。自從1961年《大鬧天宮》第一版哪吒動畫形象開始,哪吒每一次「重生」都引發共鳴和關注。你印象中的哪吒動畫形象是甚麼模樣?今期我們一起來回顧經典哪吒動畫形象的演變歷程,看看不同年代如何詮釋這位神話人物。

1961年《大鬧天宮》:最早的哪吒動畫形象竟是反派?

  哪吒第一個動畫形象,在動畫電影《大鬧天宮》里作為反派出現,外形圓潤白胖,身穿紅色肚兜,頭扎雙髻,佩戴手鐲腳鐲,手持火尖槍,腳踩風火輪。這個活靈活現、稚氣未脫的孩童形象,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年畫娃娃。而他的面部細節參考了京劇中代表奸邪的白臉形象,樣貌刁蠻驕橫,神色威武,表露出仗勢欺人的性格。片中,他高傲自大地挑戰孫悟空,卻因疏忽以失敗告終。這一版本的哪吒為後來的哪吒形象奠定了基礎。

《大鬧天宮》裏的哪吒萌態可掬,能化身三頭六臂。
《大鬧天宮》裏的哪吒就像一個可愛的小團子,但可別小瞧這萌態可掬的模樣,他一旦施展神通,瞬間化身三頭六臂,盡顯威嚴。(網上圖片)

  1950年代末,製片方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有豐厚的國家資助,攝製組集中了中國動畫行業的中堅力量,光是繪製工作就花了近兩年時間,全片的原畫數量超過7萬張。《大鬧天宮》播出後獲得多個國際大獎,至今在豆瓣上的評分高達9.4分。

哪吒因得意忘形被孫悟空假冒的風火輪燙傷腳底。
哪吒被孫悟空用雲困住,想逃跑時被金箍棒塞回去。

   延伸閱讀:哪吒2|來自博物館的神秘原型

1979年《哪吒鬧海》:哪吒形象轉折點  勇敢反抗具英雄氣概

  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哪吒鬧海》作為中國第一部寬銀幕動畫長片,不僅開創了國產動畫的新紀元,也被譽為「中國動畫學派」的巔峰之作。上映第二年,影片受邀參加康城影展,成為首部參展的中國動畫長片。

哪吒與四海龍王打鬥的設計融合了上海博物館的龍圖案素材和民間舞龍燈動作。
設計師浦家祥為了使哪吒與四海龍王打鬥的場面更加生動,特地前往上海博物館收集各種關於龍的圖案素材,再結合民間舞龍燈的動作來創作。(網上圖片)

  這一版的哪吒褪去了「嬰兒肥」和些許稚氣,多了一些少年感。因為哪吒是蓮花化身,他身穿蓮花坎肩、蓮葉裙、綠肚兜,擁有乾坤圈、混天綾、火尖槍、風火輪四件法寶。美術設計張仃參考敦煌、永樂宮等壁畫和民間繪畫風格,設計出這版富有神話特色的哪吒形象。

《哪吒鬧海》中的哪吒結實有力,是個充滿正義感的少年英雄。
哪吒為保護陳塘關自刎。

  哪吒面對龍王要毀滅陳塘關的威脅,被迫自刎以保護陳塘關,展現了悲壯的英雄氣概。他的師傅太乙真人用蓮藕和蓮葉重塑哪吒肉身,傳授他三頭六臂的本領。哪吒殺回東海,打敗四海龍王,從此龍王不再禍害人間。擁有更多勇敢和反抗精神的哪吒一反前一版的反派形象,變得英勇堅毅,讓觀眾對他產生同情和共鳴。

  延伸閱讀:哪吒2|哪吒「鬧海」有原型地?這城市是「出生地」沒爭議

 2003年《哪吒傳奇》:少年小英雄哪吒的成長歷險故事

  「是他,是他,就是他,我們的朋友,小哪吒」2003年《哪吒傳奇》的主題曲《少年英雄小哪吒》旋律輕快,歌詞朗朗上口,可以說讓哪吒形象更加家喻戶曉。這部52集的動畫連續劇由央視動漫集團製作,講述了哪吒成長過程的故事。

《哪吒傳奇》在形象設計上保留了哪吒的肚兜、蓮花元素以及四種武器。
《哪吒傳奇》在形象設計上保留了哪吒的肚兜、蓮花元素,武器依然是乾坤圈、混天綾、風火輪和火尖槍。(網上圖片)

  哪吒在《哪吒傳奇》的定位更偏向於兒童化、卡通化,力圖打造一個讓孩子感到親近又崇拜的少年小英雄形象。他性格善良真誠、活潑熱情、有勇有謀,不僅有超高的戰鬥能力,還能通過聰明才智解決問題。

  除了原有人物以外,《哪吒傳奇》還加入了東海龍王的小女兒「小龍女」以及哪吒的寵物「小豬熊」。哪吒與小夥伴們在冒險歷程中並肩作戰,一起守護正義與美好,展現友誼和成長的力量。《哪吒傳奇》在神話故事的基礎上增添了童話色彩,深受小朋友的喜愛。

小豬熊本性善良,總會在哪吒遇到危險時挺身而出。
小龍女多次在哪吒降妖除魔路上幫助他化險為夷。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顛倒傳統哪吒形象 叛逆與正義並存

  2019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1》)為傳統哪吒形象注入新的活力。這一版本的哪吒充滿頑劣、叛逆和煩躁,顛覆了傳統敘事中的哪吒形象。《哪吒1》對哪吒的設定是「魔丸轉世」,經常失控、情緒爆發、破壞力強。他一直在按壓隨時衝出體內的魔性,與自己的魔性和矛盾相抗爭。其在2025年上映的續作《哪吒之魔童鬧海》(《哪吒2》)也延續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題。同時,《哪吒1》和《哪吒2》都通過先進的特效技術設計出新穎且保留經典元素的哪吒形象。

《哪吒1》和《哪吒2》中的哪吒頂著一臉「煙熏妝」
《哪吒1》和《哪吒2》中的哪吒頂著一臉「煙熏妝」

  長達64年的哪吒動畫形象蛻變史,見證了中國動漫從傳統走向現代的演變過程,反映了不同年代對英雄主義的理解。「英雄」究竟是要完美無缺,還是展現真實性格且勇敢正義?這些變化也促使我們在觀看動畫的同時對角色形象進行更深刻的思考。

  延伸閱讀:哪吒2|票房創造歷史!衝上全球動畫電影票房榜首

  延伸閱讀:哪吒2|全國138家企業傾力合作 哪吒電影製作有多難?

大女主成長逆襲劇《國色芳華》 《掌心》《九重紫》 展現古代「女子力」

2025-03-13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港鐵中環站《同萌社區》貓店長攝影展

跟着「貓店長」打卡9間香港老舖 細味舊社區人情味

2025-04-12

影視時尚

劉青雲再攀演技高峰 《爸爸》內斂詮釋獲封「從影最佳」

2025-04-20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港鐵中環站《同萌社區》貓店長攝影展

跟着「貓店長」打卡9間香港老舖 細味舊社區人情味

2025-04-12

影視時尚

劉青雲再攀演技高峰 《爸爸》內斂詮釋獲封「從影最佳」

2025-04-20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港鐵中環站《同萌社區》貓店長攝影展

跟着「貓店長」打卡9間香港老舖 細味舊社區人情味

2025-04-12

影視時尚

劉青雲再攀演技高峰 《爸爸》內斂詮釋獲封「從影最佳」

2025-04-20
編輯推薦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1:40

烤鴨變「肯德鴨」?百年北京烤鴨怎樣創新傳承?

2022-08-19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小紅書中美對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中美民間大對帳 加速中國文化復興

2025-04-23
中國經濟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看中國經濟問題根源

2025-04-19
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談李光耀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談李光耀:與人互動 先思考彼此權力關係

2025-04-18
「甩底」原來與吃有關?

  做人做事,最重要就是有交代、守信用。答應別人卻臨時失約,這種「甩底」的行為的確要不得。

  「甩底」,在廣東話當中有失約、失信於人的意思,原來這個說法與廣東的飲食文化有關。

  在古時,廣東人喜以瓦煲作煮食工具,特別是煮粥煮湯時便會用到。然而,瓦煲時間用得長了,煲底因長期受爐灶之火所燒,變得脆弱;重複使用後最終可能底部脫落,那麼原本在瓦煲中煮好的食物也因而傾倒出來,令原本餚煮的美食遭泡湯...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